楚江特色“米豆腐” 忘不了的家乡味
2024-03-06 14:09:2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唐芳 | 作者:雷婉婷 胡恒珲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815

有这么一句话:“磨米成浆豆腐凝,翻盆如鼓翠莹莹。”这描述的就是楚江镇的传统美食“米豆腐”,在当地,每到农历二月初一,家家户户都会习惯性做这道美食,一碗柔滑弹牙、香醇可口的米豆腐,让人回味无穷。


一大早,家住楚江镇楚江村的李土兰、邓爱国夫妇便开始忙个不停,夫妇二人在当地经营了一个小摊,每天在市场上售卖米豆腐,已经卖了10多年。

“一般提前一天就要做好,才能冷却,冬天冷却快一点,要5、6个小时,夏天需要10多个小时。”米豆腐是一道以大米制作加工成像豆腐一样的小吃,它色正、细腻、香醇、味美,看起来细嫩光滑,吃起来清香可口,风味别致。但是在制作上却要求十分精细,大米的挑选、打浆、熬煮、冷却、分割等步骤都十分讲究。

泡发好的大米通常以水米为3:1的比例进行磨浆,为了中和酸碱平衡、让米豆腐更容易定型,米浆熬制前,还要倒入适量的生石灰水。

米豆腐以切面光滑、平整如镜、色泽鲜艳、气味纯良、精选不结块为上品,邓爱国告诉记者,米豆腐要色泽鲜艳少不了栀子水的加入。

将磨好的米浆倒入锅中,为了防止米豆腐结团沉底,保证其独特口感,熬制米浆时,火候和时间的掌控都十分重要,必须要求眼到、口到、心到。

等到锅里呱嗒呱嗒作响时,代表着米豆腐“说话”了,预示着搅拌要加勤加快,要把大火改成文火,待米浆呈黏糊状,便趁热倒入盆中进行冷却。

“现在做出来一盆是四五十斤,每次赶集的时候卖一盆,到了二月初一,因为是吃米豆腐的季节,可能要卖到十盆。”邓爱国夫妇告诉记者,米豆腐在当地历史十分悠久。相传,以前的庄稼人为期盼有一个好的收成,还会专门把米豆腐喂鸟,防止农作物被损坏,现如今,这个传统习俗被世世代代传承下来,成了当地的一道特色美食,在每年的二月初一,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吃上一碗Q弹爽口的米豆腐。对于邓爱国而言,吃米豆腐其实就是希望丰收,也意味着丰收。

这种由手工制作而成的吃食,有凉拌、泡汤等多种吃法,在当地,最为常见的吃法便是辣椒拌米豆腐,谷物的清香,温润悠长,再加入骨头汤、辣椒、酸菜、食用盐、生抽等简单调味,便成就一碗让人食欲大开、口舌生津的开胃小吃。

一碗小小的米豆腐饱含了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,对邓爱国夫妇来说,这不仅是一项挣钱的“门道”,更是一门手艺的传承。

编后语

时过境迁,尽管制作米豆腐的工具早已从石磨换成了电动机,但这碗金灿灿的米豆腐,依然停留在临武人的舌尖记忆中,让人久久不能忘怀。

责编:唐芳
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
要闻
时事要闻
主题报道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